英語小白如何學英語?如何正確看待英語口音問題?
我覺得作為英語學習的初學者,應該要特別注意以下的問題:
不要唯口音論!
口音只是揭示了說話人的身份,比如英式口音、美式口音、俄式口音、印式口音、西班牙口音、甚至被我們詬病良久的中式口音。口音不分對錯與否,只要單詞發音標準,句子結構正確,都可以正確交談,我跟boinne(在聯通營業廳偶遇的外國夫婦的女兒)交談時,我曾經問她我是什么口音,因為我學的材料都是美式口音,自我感覺自己應該算是美式口音吧。結果她大笑著告訴我:chinese accent,汗,讓我好不尷尬。不過這樣并不影響我跟他們一家正常交談,而且他們對于我的英語是自學的,沒有出過國,還小小的表示了一下驚訝呢。
而且你只要英語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不過什么口音都差不多能聽懂個大概,除非口音特別重的那些國家,比如印式口音、俄式口音等等,jeff(我在聯通營業廳偶遇的外國夫婦里的丈夫)的西班牙口音對我來說也是個比較大的挑戰,但是如果他放慢語速我仔細傾聽,還是差不多能明白大意的。
現在我們國內很多人學英語陷入了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要追求口音純正動聽,覺得好聽的英語就是正確的純正的,甚至因為自己的英語不好聽而不敢跟外國人講英語。其實有時候我們覺得好聽的英語只是覺得好聽而已,并不代表他們的英語就真的是純正流利了。之前我在一塊聽聽上花錢報了一個所謂的“美語低音炮”的課程,號稱聽了能讓耳朵懷孕,不可否認,主講人的口語也許的確很好聽,但是片面強調所謂美音、低音炮,已經讓學英語偏離了交流這一目的,變成了花式炫技。這對語言學習來說,是不太可取的。
而且,我還經常看見很多英語新手,明明自己組織一個不出錯的英語句子的能力都沒有,就叫囂著“英音賽高”,“倫敦腔最佳”,“美音太土”之類的充滿了槽點的觀點,其實這種行為就好像一個還沒學會爬的小孩說我現在要選擇跑步一樣可笑。
不可否認倫敦腔確實有一種淡淡的逼格,但是所謂倫敦腔、牛津腔、美音、英音只是你英語水平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之后,你可以選擇刻意模仿之后形成的,而且這個也看天賦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學英語都能達到跟外國人一樣毫無中國口音的。語言作為溝通的媒介,只要達到能熟練交流的目的即可,強求所謂口音純正,既無必要,也不經濟。